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管笛心声 · 正文

管笛心声

贪念
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02 点击量:

世人皆有七情六欲,贪念也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坦塔罗斯,在古希腊神话中一名被惩罚的神子。他的欲求太多,贪念太盛,最终触怒众神,被宙斯判处囚禁在水中,水面就在他的下颚,可每当他低头时水就会退去,让他始终在得不到的煎熬中。

人生而为人,永不能做到太上忘情,当一个人有了情,贪念也随之而来。正如俗语所说“不眠的人夜长,疲倦的人路长,不知真理的愚人,生死轮回长”。我们都不能免俗,但怎样才能使自己控制好贪念,不会顾此失彼呢?

佛家讲求“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更是秉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理念。当年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佛祖一言不发,只是手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仪态安详。佛之意尽在此,最后只有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颜微笑。于是佛祖将衣钵交付给迦叶,嘱他等待弥勒佛下世降生之时,再将衣钵交付给弥勒。(衣为袈裟,钵是食具,衣钵代表佛教的教统)

佛祖之所以将衣钵传给迦叶,只因迦叶那一笑,正是佛祖要传示的一种无言的心态。

这是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不会被任何语言和行为打破。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无拘无束,无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妙心”,只有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上心心相印,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也是一种无,也是著名的“拈花一笑”。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一种闲适,也是属于隐士的贪念。正如《红楼梦》里讲,天地间正邪二气互搏,男女偶秉此气生者,若在富贵公侯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在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是生于薄祚寒门,亦必为奇优名倡,一样不是俗物。

无论遇见谁,那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无论事情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那都是对的时刻。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直保持此等心态,那贪念也就无处遁形。

哲学老师曾说:“有一种信仰,并且只有一种信仰,我们可以用以抵达内心所期待的救赎。它应该是否定性的,并且它可以同一切肯定的东西相对峙,是这个信仰的否定性允许我们变得卑微,在这种关系中,连光与暗都变得不重要。”

我们保持内心的道德律,始终坚守着衡量的尺度,在贪念中寻求自身的掌控,以获取最大程度上的信念与执着。我们内心所抱持的信仰,会成为对峙贪念的最佳利器,从而获得己身的超脱与自由。

生命在贪念中成长,又在成长中学会掌握贪念,成就大写的人生!

上一条:留下山 去看海
下一条:《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读后感

手机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