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会想到今天的我竟是一个在读书的人。二十岁以前,上大学以前,大二第一学期以前,应该说我从来没有用心灵去认真去读一本书。或者说,可能以前看书,从头到尾每个文字略过一遍,读完了,便完事了。并不似如今读书,会在脑海中引起心灵的共鸣、灵魂的感悟。或许是年纪稍大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人在不知不觉中变着成熟,对着书中提到的人和事,便也能够更多地想到更多东西。
大抵所有成年人都会知道,包括读书和不读书的人,书大概有这么几类。
一.小说
二.诗词
三.哲学
这不算是很正规正传统的分类方法,只是根据我平时所读之书,大致分个类别罢。
看小说,是科幻小说也好爱情小说也好历史小说也好,总是能将我们的思维带入另一个小说中所营造出来的世界,而暂时逃离我们身边真正的现实的世界。因此读小说有时候是逃离现实的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在小说的世界里,我们可能忘了现实中我们自己的身份,而将自己替换成了小说中某位主人公的身份。
就我接触较多的历史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向我们原汁原味地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我们知道在中国所有出版物出版之前都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核,小说相对来说审核程度没有电影电视剧之类那么严格,因此历史小说特别是反映某段敏感历史的小说,比其同类别的电影电视剧更容易获得审核通过。举个例子,是《亮剑》。2000年都梁出版了这本小说,2005年拍成了电视剧。但是,小说和电视剧有一个很重大的区别。读《亮剑》,我认为小说的精彩部分并不在前边小篇幅的描写主人公参加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是后面大篇幅地全景式地所展现的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时期主人公及其亲人朋友的遭遇。然而,后者由于历史敏感性,并没有被搬上荧幕。那么读小说,我们完全可以全景重现当年主人公的经历。再说言情小说,对于我,这类小说只能是少读。言情小说大多展现了男女主角之间悲惨凄凉的爱情故事,但生活中不圆满的时候我们总倾向于看到圆满的东西而并非是同自己一般不圆满的事物,因此言情小说并不适合多愁善感的人。张爱玲的《半生缘》便可让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哭的死去活来。
这是读文学作品小说的意义。
诗词,我认为则应当是说出我们的心声、引发我们共鸣之物。从读诗词中,我们应该找到能够抚慰现实中自我的某些情感,或是从诗词中感受大气磅礡的世界而得到前进的动力,前者是婉约派,后者是豪放派。
论品词,中国则首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一则中便提出“境界”一说,读诗词完全在于“境界”两字,有时候“境界”可能因为诗词中的一两个字,而像王国维所说“则境界全出”。比如,王国维举了个例子,“‘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境界,在诗词中找到共鸣,便是我们心中有一境,诗词所谈之物自成一境,两境相遇,竟无缝隙无条件全自动匹配。如此便是我们心中之境与诗词之境完全吻合,于是我们便找到了共鸣。
还有一类书我读的并不是非常多——哲学。
读哲学,意义我想应当在于我们更好地反思自我、反思生命,如何思考得灵锐和坦然面对生命。哲学历史源远流长,哲学门派千差万别,对于刚接触哲学的人,能够使我们深入去研究、探讨的,我认为与诗词同理,也应当是一些能够引发我们心灵之共鸣、灵魂之感悟的哲学。比如一位多愁善感的年轻人,可能会比较倾向于研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厌世哲学。一些喜欢不断挑战困难相信自我力量强大人定胜天的人,可能会比较倾向于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
哲学家李天命曾经说过,哲学有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思考得灵锐;二是如何生活得愉快而有意义;三是如何面对死亡而宁定安然。这三个问题总结起来,便是思考问题和生死问题。对于思考问题,对于哲学,我有三个关键词,来理解哲学——智慧、真理、价值。有一句话,我们读哲学,便是要启发我们心中的智慧,寻找普世的真理,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我对于哲学的思考。但想到这点远远还不能让我思考得灵锐。
以上便大概泛泛而谈了我对于读小说、诗词和哲学这三类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