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1993年,故事的主人公摩顿森在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时发生意外,被巴尔蒂人全力营救才死里逃生。获救后,他被当地的淳朴民风和极端贫困深深震撼,受村里最有威望的老人哈吉·阿里的影响和支持,他许下“一定要为村庄建立学校”的承诺,并在此后为了兑现承诺出生入死,陆续在世界各极其贫困地区建立起学校。
《三杯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关承诺的故事。或许曾经也有人向科尔飞这个小村庄里的巴尔蒂人许下其他的诺言,但应该没有谁是像摩顿森一样,用生命在履行自己的承诺。他为了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区建立学校,出生入死无数次,在不同宗教、部落的人中周旋,用理解化解着战争的世界里的矛盾。
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我们或许无法想象那些饱受战火摧残的孩子们到底如何战战兢兢熬过每一天,炮弹随时有可能炸得他们粉身碎骨,即使在生存条件仍然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向往能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日子。当文明的时代仍然要用武力去解决问题,当生命的权利不受到尊重,我想,摩顿森和他的中亚协会,已然成为中东地区孩子们的救命稻草。
知识能为那里的孩子送去希望,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和平而美好的,让他们能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即使留着穷乡僻壤,也能为那里的人们改善生活质量,就像书里提到的,有许多女孩子在接受教育后,学会了产后护理等知识,都留在家乡,为那里的妇女提供医疗服务,大大提高了婴儿的存活率和降低了孕妇的死亡率;也有很多孩子之后在其他行业大展身手,为自己的家乡在物质、制度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不仅如此,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中亚协会在建校的过程中搭把手,为了学校,许多目不识丁的村民愿意把性命托付给摩顿森,跟着他一起在炮弹中准备建材,在高山峡谷中用一砖一瓦搭建起一间学校。在没有遇到摩顿森之前,谁会想到这一切都能成真?
这也许就是知识的力量。对知识的渴望让朴素的村民们愿意付出一切去交换学习的机会。
会有数不尽的孩子因为中亚协会而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可以去触摸外面的世界,他们可以通过知识跟别人平等交流,他们因此终生受益。
如果哪一天世界真的和平,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我们真的要感谢像摩顿森一样的人们,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世界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