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管笛心声 · 正文

管笛心声

对《哈姆雷特》的评价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8/15 点击量:

  这里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雷特》主要是讲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突然死后,王后乔特鲁德就和国王的弟弟、新国王克劳狄斯结了婚。之后在重遇了父亲的鬼魂后,得知杀死他父亲的凶手就是其亲弟弟克劳狄斯。自此,哈姆雷特在言语、服饰及各种行动上都装得疯癫怪诞。之后,哈姆雷特不小心杀害了他深爱的姑娘奥菲利娅的父亲老波洛涅斯,波洛涅斯的死给了克劳狄斯对付哈姆雷特的借口。克劳狄斯给英国朝廷写了封信,要他们把哈姆雷特处死。哈姆雷特巧妙地把自己的名字擦掉,而换上那两个大臣的名字。不久,船受到海盗的袭击,哈姆雷特幸运地走掉了。之后,奥菲利娅因父亲的事情而去世,哈姆雷特回来了,却和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发生冲突,歹毒的国王却利用雷欧提斯对其父亲妹妹惨死所感到的内心忿愤,设奸计来谋害哈姆雷特。在比武后,雷欧提斯将事情告诉了他曾经的好友哈姆雷特凶手是克劳狄斯,他自己也给克劳狄斯的奸计给害了。雷欧提斯告诉哈姆雷特刺中他的剑的剑头上涂了国王的毒药,哈姆雷特已经活不过半个小时了。哈姆雷特眼看自己快要死了,就拼起残存的力量猛地向奸诈的国王扑去,将毒剑刺入了奸王的胸膛,当即杀死了这个谋害他全家的凶手。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时代的产物。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处处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评论说,《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剧,此话不无道理。

书中的哈姆雷特是悲剧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核心,它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教会进行斗争的武器。人文主义着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同时哈姆雷特对世界和人类抱有巨大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他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物品!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肯定人的现实生活,渴望纯洁的友情和真挚的爱情。


  但哈姆雷特决非“完人”。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说:“时代变得越发不像样子,一个农民的脚趾竟然这么靠近一个朝臣的脚后跟,擦伤了后者的冻疮。”可见哈姆雷特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书中还提到“To be or not to be”,即“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疑问总是震撼着人的心灵,这个人类的终极问题,牵涉的是关于死亡的终极恐惧。文中情节就像上面一段所描述的既牵动人心又深刻有理,同时文中还有许多好看的看点,如他设计使奸王露出马脚,自己装疯伺机报仇,他与奥菲利亚的哥哥决斗时剑却被克劳迪欧涂上了毒药等。个人认为一部好的作品绝不只是有情节而已,重要的是主题。哈姆雷特一书就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尤其是从其主人公哈姆雷特体现出的品质和精神,都值得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上一条:转身回眸,是岁月的足迹
下一条:为了忘却的纪念

手机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