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为了一个人早上下了课也从宿舍赶回教学区,在图书馆前微烫的阳光下站了一个半小时的队领票,会前的直系联谊会上收完师弟师妹的礼物就冒昧匆匆离开,没吃晚饭饿着肚子也赶去了排队入场......有朋友嗤之以鼻,说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看方文山。我说我不是去“看”而是去“听”——有人去是因为他是红人,有人去是因为他是才子;因为他是红人而去的人是“看”,因为他是才子而去的人才是“听”。
但更多的是因为与“梦”相关吧,这个轻易就能让人热血沸腾的字眼。即使被提起或践行千万次,它也能让处于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坐上了时光机一般,瞬间就回到躁动的青春期。因而无论怎样定义“青春”,少不了的一点一定是“追梦”。
“影像创作是一群人的狂欢,文字创作是一个人的对话。”——分享会开始后方文山很快就进入了主题。虽带着首次执导的新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而来,但他还是对自己文字创作的经历与体会也娓娓道来。他说他“是幸福,也是孤独的。”他认为文字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其创作过程是很自由的,他不必与纷扰人世去沟通协商,他可以主宰自己的整个文字世界。因此,他是幸福的。但同时他也是孤独的。当他一个人对着电脑,在思考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勾勒故事,都不太留下跟别人的互动,别人也是无法参与进来的。可他正是利用这样的幸福感与孤独感,用文字编织出了一个“笼络”了无数人心的大网。
在诗词歌赋创作造诣上已经如此之高的他,却为什么还去涉足一个几近全新的领域?
电影花絮里柯有伦说他们是在:“一起去完成他一个人生很大的梦想。”原来词人心中一直有一个电影梦!69年生、留着胡子和小辫、穿戴着皮夹克和鸭舌帽,他已不年轻却仍很青春。例如花絮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总是与工作人员开着无厘头的玩笑。电影拍摄时他与他的友人及团队一同开工一同奋斗,五年磨一剑的电影终得以面世。这也令我更加相信,追梦也是一群人的事和一个人的事:一群人相濡以沫,一个人勇往直前。
标签太常见,最重要一枚在哪里?
每一秒画面都像是被画家精心修饰过的清新之作,配以动听悦耳的治愈系音乐,人物在画中来来往往,随手丢下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方导的新作亦是一部拨人心弦的,以音乐和爱情为题材的青春纯爱影片。电影无可厚非地也被贴上了众多常见的标签,但这其中最独特也最重要的一枚,则是方文山将自己多年以来的歌词创作中一直无法割舍的传统文化元素也融入其中。无论是影片里的汉文化大赛情节,还是分享会上以一袭红白色的汉服吸引着我们眼球的影片女主角,都是他心中最美的代表。
百度搜索“方文山”,曾经职业一栏赫然写着送报纸、外劳中介、管线安装工......他的奋斗史所被贴上的标签亦无需赘言。
当然我们的青春也常常被贴上许多标签——热血、友情、奋斗、叛逆、改变。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也许还有“自我”、“最好的一代”或“最坏的一代”,等等。可能我们都无法从中找出最能代表自己的那一枚标签,因为这些标签都太常见。但是我总认为这些标签里若少了一枚,其他的标签都会黯然失色。那便是,“梦想”。电影及导演本身的故事,就足以让我们更加坚信,“梦想”正充当着粉刷匠的职能,乐此不彼地将我们的青春镀上亮晶晶、明晃晃的色调,最终令它光彩绚丽到使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
其实身边每一个在奋斗的人,甚至包括上自己,都在以实际行动阐释什么是青春,什么是追求,什么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