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世界末日没有来,11行一党小组活动在教学楼E208举行,此次活动是观看并讨论电影国难片《1942》,意在启发党小组成员对国家、民族的思考。
电影《1942》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改编而成,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的一场灾难,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影片尝试从国民政府、国际记者和宗教人士以及普通灾民等三个不同的视角诠释这场灾难。
由于看完影片心情太过沉重,所以临时取消现场讨论,改为文字撰写感受。以下是党小组成员对电影的心得感受。
这是一部沉重的悲剧电影 。
粟清: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九四二年河南人民遭遇饥荒的故事。他们为了逃荒,不得不背井离乡。可怜的河南百姓没有饭吃,一路上还遭到日本人的侵略。我看到很多人被活活的饿死,有的人被日本人用刀枪,爆弹打死,真的看着很难受,很难受。
邹婷婷:我想,也许是因为这部影片的“悲”,才让我心情那么的沉重,才让我如此的深刻。那一个个悲凉的场面比起喜剧的一个个快乐欢喜的场面,更加难以让人忘怀,也难以让人释怀。
余晓依:《1942》,是一部值得你反复观看的影片。只看一次,你根本无法理解冯小刚最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几乎每个镜头都在向我们传达这部影片的心声,或者说是它的呐喊。
记得一个场景,当绝望的老东家返程回河南的途中,经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趴在死去的母亲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这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这时出乎我意料的是,老东家竟然说:“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于是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然后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两人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在这场大劫难中,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老百姓都无力保护自己和家庭的安危。但是我想,在绝处里想要活下去,总是需要某种精神寄托的。
向这部沉重的影片致敬。
这是一部冲击心灵、引人思考的电影 。
温思敏:1942是个很沉重的片子,正因为沉重,所以引人深思。这个片子是关于河南闹饥荒那年,逃荒百姓一路的辛酸坎坷。最让我觉得愤怒的是满口仁义道德,爱民如子的领导者,所谓的人民的军队,居然在百姓如此难熬的时候,不仅没有给予援手,还在伤口上撒盐。不禁感慨父母官多么的难得。还有星星,一个受过教育的财主家的女儿,因为饥饿,抛弃了读书人的那种所谓的自尊,沦落青楼,还因为吃太撑蹲不下,多么讽刺。我不知道老东家和那个女孩结局是怎样,也不敢想象在那个残酷艰巨的环境下,生存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欧思敏:如果是平时,我不会主动观看《1942》这类型的电影,但通过这次党小组的活动,我接触到《1942》。电影中还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地方,如隐瞒实际情况,极度少报伤亡人数,捐款被贪等。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给人心灵冲击的电影。
陈佩贝:《1942》这是一部讲述天灾人祸的电影,中国的历史大大小小的灾难发生很多次,都是以民众的颠沛流离,忍饥挨饿,大规模的灭绝而告终。天灾背后,是自然环境的大肆破坏,人无法胜天,但是救灾背后,却是大部分人祸,其背后一套腐朽末落行政机制瘫痪,社会效率运作低下,经济社会承担能力有限,战区人人各自为政,利益集团垄断,社会价值体系崩溃,人心已经凄凉,没有人再相互伸出援手,只求自保,受苦受难都是民众,殊不知,他们的命运早已写入这个国家,一起与这个末落国家沦陷。
对历史的思考
杨泽帆:看完这部电影,我心情很复杂。我不知道电影里的一切是不是都是真的,但是某些场景确实给了我不少冲击。生活在和平盛世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当时的真实情况。看了一些影评,有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在饥饿的生死边缘,还会想着国家谁在当政吗?谁让老百姓过得好,老百姓就支持谁。大灾,国军征粮,日本人赈灾,在那种要卖身卖老婆换粮的日子,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些百姓去帮助日本军。他们只是想活下去。 钟淑坚:历史是什么?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人说:历史是个大染缸,前朝捧红,后朝抹黑。崔永元说:我们无法完全正确地认识历史,只能去接近历史。我倾向于后再。的确,对于历史应该有一种敬畏,出于对未知的敬畏。因为没有办法百分百掌握历史信息,也就没有办法完全正确认识历史,所以只能去接近历史、接近真理。任何认为真理在手而高高在上、沾沾自喜的人都是对历史的亵渎。对于历史应该做一个虔诚的取经者。